大禹嶺之美wonderful

"Formosa!" 美麗之島。這僅僅36,000平方公里的小島,茶區遍佈丘陵至2千多公尺高海拔山區,氣候區間垂直分佈,微型氣候和富饒生態賦予茶樹最好的滋養,營造每一茶區特殊茶質氣韻,展演台灣茶豐美的樣貌。 台灣烏龍茶承襲武夷茶製法,加上台灣獨有之團揉製...

2017年4月9日 星期日

報給你哉!茶葉可分為哪幾種呢

春茶(三月中旬至五月上旬採收) 

  茶樹在冬季呈現休眠狀態,生長速度緩慢,自春天起才開始萌發新芽,因春季的溫度適中,使春茶的芽葉肥壯,色澤翠綠,葉片質地柔軟,滋味清新,香氣濃烈。 

  ※春茶的茶乾條索緊結,香氣濃,芽葉與茶梗肥壯厚實,偶而會夾雜如綠豆般大小的幼果。 

夏茶(第一次夏茶,五月中旬至六月下旬採收。第二次夏茶,七月上旬至八月中旬採收,俗稱六月白) 

  夏茶的生長季節一年中最為炎熱的季節,茶樹芽葉生長迅速,能溶解於茶湯中的溶出物質相對減少,使得香氣不如春茶濃烈,茶湯滋味不如春茶新鮮爽口,而且苦澀的成分增加,但其兒茶素與咖啡因含量較多。 

       ※夏茶的條索鬆散,茶葉輕飄蓬鬆,茶梗瘦長,芽尖常帶有絨毛,氣味略顯粗老。 

秋茶(九月上旬至十月中旬採收,俗稱白露筍) 

  秋茶的品質界於春茶與夏茶之間,茶樹經過春夏兩季的採收後,茶芽內所含成份相對降低,茶葉的香氣,滋味較為平和中庸。 

  ※茶條的大小不一,葉片輕薄瘦小,偶而夾雜些許茶花苞在條索中,香氣平淡。 

冬茶(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下旬採收) 

  冬茶與春茶是一年中品質最好的兩季茶,春茶的茶味濃烈,冬茶則為清香。冬茶的水色與香味較春茶清淡,但香氣細膩苦澀感較低,是冬茶的一大優點。

        ※茶葉的外觀顏色為淡綠色,粗茶的雜質較多,整體顏色不均勻,茶葉的香氣偏淡香型,滋味雖不如春茶濃郁,卻較為柔順。





台灣茶葉種類豐富,綠茶、半發酵茶、紅茶都有生產。但其中仍以半發酵茶(烏龍茶)產量最多,佔台灣茶總產量九成以上。依茶品種類細分,台灣茶葉主要有以下種類:
條狀包種茶:即俗稱的包種茶,為半發酵茶。主要產地在台灣北部文山區,範圍包括北市木柵、南港、新北市汐止、新店、石碇、坪林。以坪林地區產量最多。
半球型包種:即俗稱的烏龍茶,為半發酵茶,佔台灣茶葉總產量七成。主要的產地在南投縣、台中市及嘉義縣。最有名的為凍頂烏龍茶。傳統以炭火焙火,通常為重焙或中焙火製法,近年來則流行輕焙或不焙的高山茶。較著名的半球型包種茶包括凍頂烏龍茶、高山茶冬片茶等。
東方美人茶:即俗稱的膨風茶,為半發酵茶。主要產地在新北市坪林石碇、新竹苗栗、南投台中等地。是發酵較重的半發酵茶。
台灣鐵觀音茶:屬半發酵茶。主要產地有台北市木柵區及新北市石門區。產量並不多。
綠茶:為不發酵茶。台灣綠茶主要產地為新北市三峽茶區。較著名的茶種類為台灣龍井茶台灣碧螺春茶,但產量並不多。 
紅茶:為全發酵茶。主要產地在南投縣、花蓮縣、新北市、嘉義縣。較著名的紅茶種類有蜜香紅茶日月潭紅茶。台灣紅茶產量較綠茶多,但遠低於半發酵茶。
台灣茶以半發酵茶為主,其中又以半球型包種茶(烏龍茶)佔總產量七成。因此,又有人將半球型包種茶細分為平地烏龍茶及高山烏龍茶。一般的區別是以海拔1000公尺為界,1000公尺以上為高山茶。高山茶的普遍特色為採輕發酵輕焙火,或是輕發酵不焙火。










資料來源: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050221000010KK02127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https://www.sumusen.com.tw/article.php?id=70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